吴玫颖/陈雨Nano Research:仿生纳米医学,为个性化疾病诊疗带来新方向!
第一作者:Huisong Hao通讯作者:吴玫颖、陈雨通讯单位:中山大学、上海大学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凭借其优异的特性在各种疾病的诊疗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易被免疫系统识别、病灶部位蓄积量低等。
被细胞膜包覆的纳米药物结合了天然细胞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延长血液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等优良特性和纳米载体的功能多样性,克服了传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不足,并在疾病的个性化诊疗方面展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截至目前,虽然已发表一些关于细胞膜仿生的纳米药物综述,但大多集中在单一疾病的应用,尤其是肿瘤。本文主要从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在多种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优势进行系统的总结。
图1. 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总结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系统介绍了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在各种疾病诊疗中的近五年研究进展,包括癌症,细菌感染,脑部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等,揭示了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与各种疾病微环境的作用机理,并为建立个性化疾病诊疗的仿生纳米药物提供依据。最后,对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细胞膜仿生纳米药物的进一步发展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思路。
图2. 细胞膜仿生的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图3. 细胞膜仿生的纳米药物治疗细菌刚感染的机制
图4. 细胞膜仿生的纳米药物治疗脑科疾病的优越性
图5. 细胞膜仿生的纳米药物治疗RA的优越性
仿生纳米医学的高速发展,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更多帮助。通过在纳米颗粒表面包覆细胞膜,以得到细胞膜仿生的纳米药物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带来了无限希望。同时,这一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Hao, H., Chen, Y. & Wu, M. Biomimetic nanomedicine toward personalized disease theranostics. Nano Res. (2020).DOI:10.1007/s12274-020-3265-z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0-3265-z
作者简介吴玫颖,中山大学副教授,药学院(深圳)药剂学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药物/基因递送系统、生物材料和分子药剂学等领域的研究。在Nat. Commun.、Adv. Mate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或封面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授权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等,主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和Smart Materials in Medicine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以及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分子影像分会委员。
陈雨,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项项目负责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工作围绕生物医用材料的可控制备、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包括分子影像、药物靶向输运、脑神经疾病、组织工程、肿瘤诊疗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等学术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用17000余次,H-index为70,连续入选2018、2019和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30余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Highly Cited Paper)。
温馨提示:网站部分素材源自网络,仅供学术交流勿做其他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苏州北科纳米供应产品仅用于科研,不能用于人体,不同批次产品规格性能有差异。 |
下一篇: 纳米医学产品1